全冠香樟树超便宜,市场供过于求
市场是供求关系的平台,对于任何产品都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香樟行业近几近的发展也是市场供求不平衡造成的。

近日,在湖南省最大的生态造林香樟育苗基地——益阳市迎风桥村,绿油油的香樟布满整个丘陵,一望无际,甚是壮观。只是,与3年前的情景截然不同,这里没有了苗农播种、浇水、起苗的繁忙景象,香樟大量积压、销售困难,面临被毁掉的结局,令人心寒。
香樟亏本销售仍难出手
“如果20天之后,现在剩余的苗子再卖不出去,我们就毁掉小容器苗种花生,大容器苗起出一部分进行稀植。”迎风桥村民刘广坤说,全冠香樟树、香泡树香樟跌破了成本价,还是卖不出去。
目前,全冠香樟树、香泡树两年生、高25-30厘米的小容器苗,每株成本为0.12元,当前售价为0.06元;三年生、高50-60厘米的大容器苗,每株成本0.65元以上,当前售价为0.5元。一些村的苗农见亏本卖苗仍难以出手,已经开始毁苗了。
据迎风桥村民刘宪纪回忆,2011年夏季之前,苗子根本不够卖,常常是“3个香樟商贩争抢1个农户的苗子”,如今却是“10个农户争抢1个香樟商贩”;原来农民都“村里藏苗、抬高价格”,现在成了“竞相压价、抛售香樟”。前几年,内蒙古、辽宁和湖南沿海地区到益阳市调苗的商户很多,春、夏季节每天发10多车,香樟还供不应求;现在,来自河北、甘肃、陕西以及青岛的客户也很多,每天发10-20车苗,但还有大量积压。
香樟积压源自规模扩张
是什么原因导致益阳香樟大量积压呢?
迎风桥村从1995年开始育全冠香樟树苗,2010年育苗规模发展到2000亩。当时,香樟十分畅销,价格一路走高。2011年夏季,益阳全冠香樟树等小容器苗已从每株0.25元上涨到0.6元,大容器苗每株卖到2.5-3元。
但是,由于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到今年春季,迎风桥村3000亩土地已全部育上苗,还从外地租用4000亩土地育苗。迎风桥所在的相邸镇及周边的洙边等镇农民,又跟风种植全冠香樟树、侧柏、香泡树、樟子松等香樟1万亩左右。
香樟出圃量骤增,香樟价格也随之下跌。益阳香樟苗价从2011年秋季开始一路下滑,降价幅度达到60%-90%,已跌破成本价,大量跟风育苗的农户亏损严重。
香樟大量积压谁之过
据统计,今春益阳市需要销售、移栽的大容器苗有1.7亿株,小容器苗6亿株。但按照眼下的销售量推算,今年春季只能卖出去30%-40%。意味着大容器苗将剩余1亿株,小容器苗剩余4亿株。这么多香樟积压、浪费,是谁的责任呢?
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早已帮助苗农分析、预测了盲目扩张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据了解,2010年12月,益阳市科协、益阳市林业局曾为迎风桥村民专门举办了一场全冠香樟树育苗培训班。看到益阳香樟盲目扩张的势头,一些专家就提醒苗农:“如果一哄而上育苗且上市售苗时间过于集中,势必造成将来香樟销售困难。”
当地政府还作出了相关规划,引导苗农理性发展香樟。例如,2011年8月,临沂市林业局、益阳市政府实施了《沂蒙优质林产品示范乡村》工程,以迎风桥村为主规划土地7000亩生产林木种苗。
但是,这些措施并没有阻止分散的苗农盲目扩大生产,令人寒心的结果最终还是发生了。
自主发展还是听从指挥
目前,我国香樟生产主体是分散的个体育苗户。由于香樟生产超前性与造林绿化用苗滞后性的矛盾始终存在,很难做到使种植户先判断供求关系、预测市场行情,再按规划生产香樟。这就需要育苗户与政府主管部门加强沟通,互相配合,按照科学的规划进行有序生产。
为苗农提供准确的产销信息,合理指导农民育苗非常必要。益阳市林业局林业站站长刘维国说:“就益阳市今年培育的全冠香樟树苗销售难的问题,市林业局事先与外界商贩加强了信息沟通,并同市园林花卉盆景协会协商,指导苗农用全冠香樟树嫁接白皮松,或者培育全冠香樟树景观整形苗。”
据了解,一些欧美国家的政府主管部门,一旦发现农民种植某产品过量,就制止或阻止他们扩大生产。假如当初这里的村民严格按照政府规划、听从专家指导,使松苗生产控制在规划面积之内,也许今天的香樟过剩情况就不会如此严重。

近日,在湖南省最大的生态造林香樟育苗基地——益阳市迎风桥村,绿油油的香樟布满整个丘陵,一望无际,甚是壮观。只是,与3年前的情景截然不同,这里没有了苗农播种、浇水、起苗的繁忙景象,香樟大量积压、销售困难,面临被毁掉的结局,令人心寒。
香樟亏本销售仍难出手
“如果20天之后,现在剩余的苗子再卖不出去,我们就毁掉小容器苗种花生,大容器苗起出一部分进行稀植。”迎风桥村民刘广坤说,全冠香樟树、香泡树香樟跌破了成本价,还是卖不出去。
目前,全冠香樟树、香泡树两年生、高25-30厘米的小容器苗,每株成本为0.12元,当前售价为0.06元;三年生、高50-60厘米的大容器苗,每株成本0.65元以上,当前售价为0.5元。一些村的苗农见亏本卖苗仍难以出手,已经开始毁苗了。
据迎风桥村民刘宪纪回忆,2011年夏季之前,苗子根本不够卖,常常是“3个香樟商贩争抢1个农户的苗子”,如今却是“10个农户争抢1个香樟商贩”;原来农民都“村里藏苗、抬高价格”,现在成了“竞相压价、抛售香樟”。前几年,内蒙古、辽宁和湖南沿海地区到益阳市调苗的商户很多,春、夏季节每天发10多车,香樟还供不应求;现在,来自河北、甘肃、陕西以及青岛的客户也很多,每天发10-20车苗,但还有大量积压。
香樟积压源自规模扩张
是什么原因导致益阳香樟大量积压呢?
迎风桥村从1995年开始育全冠香樟树苗,2010年育苗规模发展到2000亩。当时,香樟十分畅销,价格一路走高。2011年夏季,益阳全冠香樟树等小容器苗已从每株0.25元上涨到0.6元,大容器苗每株卖到2.5-3元。
但是,由于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到今年春季,迎风桥村3000亩土地已全部育上苗,还从外地租用4000亩土地育苗。迎风桥所在的相邸镇及周边的洙边等镇农民,又跟风种植全冠香樟树、侧柏、香泡树、樟子松等香樟1万亩左右。
香樟出圃量骤增,香樟价格也随之下跌。益阳香樟苗价从2011年秋季开始一路下滑,降价幅度达到60%-90%,已跌破成本价,大量跟风育苗的农户亏损严重。
香樟大量积压谁之过
据统计,今春益阳市需要销售、移栽的大容器苗有1.7亿株,小容器苗6亿株。但按照眼下的销售量推算,今年春季只能卖出去30%-40%。意味着大容器苗将剩余1亿株,小容器苗剩余4亿株。这么多香樟积压、浪费,是谁的责任呢?
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早已帮助苗农分析、预测了盲目扩张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据了解,2010年12月,益阳市科协、益阳市林业局曾为迎风桥村民专门举办了一场全冠香樟树育苗培训班。看到益阳香樟盲目扩张的势头,一些专家就提醒苗农:“如果一哄而上育苗且上市售苗时间过于集中,势必造成将来香樟销售困难。”
当地政府还作出了相关规划,引导苗农理性发展香樟。例如,2011年8月,临沂市林业局、益阳市政府实施了《沂蒙优质林产品示范乡村》工程,以迎风桥村为主规划土地7000亩生产林木种苗。
但是,这些措施并没有阻止分散的苗农盲目扩大生产,令人寒心的结果最终还是发生了。
自主发展还是听从指挥
目前,我国香樟生产主体是分散的个体育苗户。由于香樟生产超前性与造林绿化用苗滞后性的矛盾始终存在,很难做到使种植户先判断供求关系、预测市场行情,再按规划生产香樟。这就需要育苗户与政府主管部门加强沟通,互相配合,按照科学的规划进行有序生产。
为苗农提供准确的产销信息,合理指导农民育苗非常必要。益阳市林业局林业站站长刘维国说:“就益阳市今年培育的全冠香樟树苗销售难的问题,市林业局事先与外界商贩加强了信息沟通,并同市园林花卉盆景协会协商,指导苗农用全冠香樟树嫁接白皮松,或者培育全冠香樟树景观整形苗。”
据了解,一些欧美国家的政府主管部门,一旦发现农民种植某产品过量,就制止或阻止他们扩大生产。假如当初这里的村民严格按照政府规划、听从专家指导,使松苗生产控制在规划面积之内,也许今天的香樟过剩情况就不会如此严重。
上一篇:
我公司全冠香樟树受到外商的亲赖
下一篇:
2020年春季多杆香樟树价格孰高孰低